課程資訊 Course Information


課程介紹 Introduction

《詩經》包含了「詩歌」與「經典」兩層含義。其中的「經典」一詞,現代人仍常使用。至於詩歌,反映在日常語彙中,已轉化為許多成語,諸如:鳳凰于飛、琴瑟之好、他山之石、桃之夭夭、雞鳴不已、兄弟鬩牆等等,其實都源於《詩經》。人們儘管習焉不察,卻早已自然而然地從最古老的一部詩集中,汲取了文學語言的養分,讓自己的人際社交和語言表達更為精準有力。這原是孔子希望學生習《詩》的初衷。然而更有趣的是,當我們穿越重重時空,在星羅棋布的詩篇裡,看見了西周晚期的庶民生活剪影,那時候的人們懂得采薇、采葛、采采芣?、采采卷耳……;他們以竹籠捕魚、鑿冰做冷藏庫,還使用蚌器、銅刀來料理河鮮;他們仰觀星象藉以洞察氣侯的流轉與四時變化,並著手經營農事。於是我們更可以透過一部《詩經》,重新找回現代人流失的生活基本素養,同時也拉近了人與自然界的距離。 《詩經》這部古老的文學經典使我們勇於夢想,沉浸在三百篇的情境裡,我們將原本環繞在文學欣賞與文學創作的古代詩集,帶向現代科技的狂想,從《詩經》裡兩百多種動植物中,重新探索經濟理論與政治批評;在認識浩瀚宇宙星空之餘,進一步省思星座所對應的人間情愛與四季生活;《詩經》中有許多古代宮廷國宴,以及各式家庭婚禮的習俗與場景,是否可以轉化為文創故事,並於創意遊戲設計、虛擬實境研發,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的操作之下,讓我們更深刻地領會古老文學的新生命。 《詩經》是先民文化采風和時代剪影,內容涉及天文地理、氣候環境、自然動物植物、先民生活習俗等,森羅萬象、無所不包,是文學的瑰寶,也是古文明的百科全書。本課程將從文學的《詩經》出發,啟發科技的《詩經》狂想,讓同學們蟄伏的創意,得到徹底的解放。

課程進行方式

隨著《詩經》篇章和科技主題的介紹,會安排一些讓同學們發揮想像、展現創意和親自動手的作業。期末則會要求大家選擇課堂上未討論過的《詩經》篇章,進行類似課堂的狂想創作,並與其他人分享。本學期預計進行的篇章和狂想主題,請參閱課程內容網頁。

授課教師 Course Instructors

課程資訊 Administrative Information